• 姓  名:*
  • 性  别: 年龄:
  • 联系电话:*
  • 选择病种:
  • 预约时间:*
  • 所属地区:*
  • 病情描述:

医院地址

预约电话:010-87234233

医院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
丙 28号A座

股骨头坏死的具体症状表现

      股骨头坏死的具体症状表现, 股骨头坏死的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,病痛出现的时间,发作的程度也不尽相同,但都是以病理演变作为基础。股骨头坏死较常见的症状就是疼痛,疼痛的部位是髋关节、大腿近侧,可放射至膝部。
 
    【股骨头坏死的主要症状表现】
 
    疼痛:疼痛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,行走活动后加重,有时为休息痛。疼痛多为针刺样、钝痛或酸痛不适等,常向腹股沟区,大腿内侧,臀后侧和膝内侧放射,并有该区麻木感。
 
    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:患髋关节屈伸不利、下蹲困难、不能久站、行走鸭子步。早期症状为外展、外旋活动受限明显。
 
    跛行:为进行性短缩性跛行,由于髋痛及股骨头塌陷,或晚期出现髋关节半脱位所致。早期往往出现间歇性跛行,儿童患者则更为明显。
 
    体征:局部深压痛,内收肌止点压痛,4字试验阳性,伽咖s征阳性,A11is征阳性TKdele叻uq试验阳性。外展、外旋或内旋活动受限,患肢可缩短,肌肉萎缩,甚至有半脱位体征。有时轴冲痛阳性。
 
    X线表现:骨纹理细小或中断,股骨头囊肿、硬化、扁平或塌陷。
 
    【股骨头坏死的分型】
 
    根据坏死部位的范围大小和形状分为六类,具体如下:
 
    1. 股骨头全部坏死。较少见,是指股骨头从关节边缘起全部坏死。头下型股骨颈骨折常常可以引起全头坏死。
 
    2. 股骨头锥楔形坏死。较多见。正常股骨头分为中心持重区和内、外无压区。头中心锥形坏死即为持重区骨坏死。
 
    3. 股骨头顶半月状坏死。发生率很高,骨坏死发生于股骨头的前上方,死骨呈半月状,髋关节蛙式外展位X线照片显示较为清楚。
 
    4. 股骨头灶性骨坏死。股骨头灶性骨坏死是较轻的,这一类型一般不发生股骨头塌陷。
 
    5. 股骨头核心性坏死。
 
    6. 非血管性骨坏死。
 
 
    【股骨头坏死的分期】
 
    骨坏死的发生,演变和结局,有其规律性病理过程,即坏死发生一死骨被吸收一新骨形成。X线表现不管坏死范围大小,单发或多发,都是这一过程的缩影。股骨头坏死的X线分期方法很多,但我们一般采用Arlet,Ficat和Hageffard的5期分法:
 
    Ⅰ期前放射线期:此期约有50%的患者可出现轻微髋痛,负重时加重。查体:髋关节活动受限,以内旋活动受限较早出现,强力内旋时髋关节疼痛加重。X线显示:可为阴性,也可见散在性骨质疏松或骨小梁界限模糊。
 
    Ⅱ期{坏死形成,头变扁前期:临床症状明显,且较I期加重。X光片显示:股骨头广泛骨质疏松,散在性硬化或囊性变,骨小梁紊乱、中断,部分坏死区,关节间隙正常。
 
    Ⅲ期移行期:临床症状继续加重。X光片显示:股骨头轻度变扁,塌陷在2mm以内,关节间隙轻度变窄。
 
    Ⅳ期塌陷期:临床症状较重。下肢功能明显受限,疼痛多缓解或消失,患肢肌肉萎缩。X光片显示:股骨头外轮廓和骨小梁紊乱、中断,有半月征,塌陷大于2mm,有死骨形成,头变扁,关节间隙变窄。
 
    Ⅴ期骨关节炎期:临床症状类似骨性关节炎表现,疼痛明显,关节活动范围严重受限。X光片显示:股骨头塌陷,边缘增生,关节间隙融合或消失,髋关节半脱位。正确的诊断和分期,对决定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有密切的关系。早期X线上发现或怀疑有骨坏死,可继续做磁共振MRI或CT扫描。但以上两种检查费用较高,故一般建议患者拍骨盆正位X线片即可,或加拍双侧髓部X线片,屈髋至90°外展位髋关节片。
 
    
 
  五联同步保髋方法包括:通血运祛淤阻方法、促进骨细胞再生方法、中药三补双活方法、液体内循环方法、功能康复锻炼五个步骤。每种方法在不同的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,治疗中将它们综合起来发挥疗效,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、一步一步进行治,一方面促进死骨的吸收,另一方面促进新骨的生成,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大量的侧枝循环,从根本上解决股骨头的血运问题,较终达到治愈的目的。
 
  如果朋友们还有其他问题,可点击【在线预约】,或拨打免费热线010-87234299,会有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专业医生为您进行详细解答。
 

疾病导航

网络挂号电话:010-87234233 医院邮箱:qh66551166@126.com
医院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丙28号A座 邮编:100009
公交路线:3路 13路 42路 107电车 111电车 118电车 612路(东官房)下车路南即是
地铁路线:地铁6号线北海北下车(D西南口出)西行30米
京ICP备13006048号-9 京卫计网审【2015】第025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0170-1 (京)医广【2018】第02-05-0107号
网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,就医请遵照医嘱